前言:一百年来不曾变过的日常
每日清晨,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们从睡梦中不情愿地醒来,面对着洗漱台前那面被水汽覆盖的镜子,开始整理自己接下来一天所要带出去的仪容。OL出门得适当上妆,这应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而对男性来说,如果胡须对自己的魅力没有加分,那么剃须就是必须的个人护理项目。
吉列早期宣传:不重视刮胡子,就准备失业吧。
现在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已经用上了全自动的电动剃须刀,但是便宜货一般都很难刮干净,反倒是手动剃须刀在这种时候更值得信赖——而提到它,我们就必须要从固定式的保安刀,还有发明者吉列说起了。
二十世纪初:安全刮脸刀的诞生
100多年前,剃须这个动作,并不是一件日常频率的护理行为,更多的时候那是大家去理发店后由他人——理发师操刀才能完成的事情。而且担负这个任务的折叠刮胡刀使用要非常小心,稍有不慎就要刮破皮肤,留下难看的刀疤。当时还只是个生意人的King C. Gillette正是看到也亲身体验过这个窘态,又想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需要刮胡须,便决定发明一种新的刮胡刀。
发明者吉列先生
基于刀片可以更换,而且成本低廉,并能保证剃须干净的基本思路,他描绘出了保安刀的初步构想,并花了六年的时间来完善这个设计。1901年时,他得到了麻省工学院技师尼克松的帮助,并最终把保安刀变成了现实。在经过两年的商业准备后,第一款手动剃须刀于1903年开始量产和上市销售。
早期所使用的实验设备
30年代:蓝吉列划过大萧条
吉列在1904年时,所获得的剃须刀设计专利
1904年到1921年这17年间,是吉列过得最滋润的一段时光。一是得益于专利生效时段的保护,二是一战时的军需,再加上对海外市场的拓展——遗憾的是这段好日子并不算长久,在29年的时候,吉列在财政管理上遇上了点麻烦,随之而来的大萧条时期更是雪上加霜。
所幸在30年代时,吉列拿出了一款他们历史上认可度最高的产品:蓝吉列刀片。尽管没能让公司在风声鹤唳的大环境下扭亏为盈,但是蓝吉列解决了当时现有产品上爆出的质量问题,仍然成功地在一个不景气的时代捍卫了自己在行业之中的霸主地位。同期吉列还将出色的TTO设计(旋转开启刀头)应用在一些产品上,极大地方便了刀片的更换,接下来几十年的很多产品都从中获益。
随后在1938年,吉列推出了超薄刀片Gillette Thin Blade,对营销策略作出了一些调整,再加上与体育界的挂钩,终于让公司走出了困境。之后,吉列的业务领域也开始扩展。
超薄型刀片Gillette Thin Blade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