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的一则新闻引起了轩然大波,据称国家质检总局对市面上的32批次产品、224件的移动电源样品进行了监测,发现所有产品均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包括小米的5200毫安时移动电源。虽然小米第一时间出面澄清,声明国家质检总局手上的小米移动电源样品并非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存在有山寨嫌疑,但一时间人们谈“充”色变,难道市场上所有的充电宝全都靠不住吗?
且不说央视并未完全公布这些批次移动电源所涉及的具体品牌,再者移动电源几乎成为每个手机用户的标配,我们自己用了那么多年也没见有什么问题。除了电池容量虚标的问题,移动电源爆炸、起火情况也一直是小概率事件。不过多个心眼不是坏事,辨别移动电源的好坏其实有些诀窍,而且这些诀窍并不难掌握。
18650不是垃圾
关于小米移动电源电芯的热议从未停止过,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甚至对18650采取了避而远之的态度,这完全是自寻烦恼。如果告诉他们90%以上的移动电源电芯都是18650的话,他们会不会三观崩溃呢。其实18650属于锂离子电池里再平常不过的规格,正如雷军宣传“小米4采用奥氏体304不锈钢”一样,都是很稀松平常的材料。只是18650太过烂大街了,电池厂商都不太好意思拿出来当卖点而已。
那么18650的名声是如何搞臭的呢,起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一些小作坊使用了不合格的电芯装配成移动电源。久而久之,爆炸、起火等意外事件不绝于耳,18650的名声自然而然就败坏了。但这并没有改变大多数移动电源仍采用18650电芯的事实,主要原因是成本低,作为一项技术较为成熟的锂离子电池规格,18650能同时兼顾到高容量与低价格。
一枚18650锂离子电池直径18mm,长度为65mm,0代表圆柱形电池,18650由此得名。拆开一块移动电源你就会发现,其电芯就是一排电池的组合排列,每节电芯的容量普遍在2300至3000毫安时左右。18650虽然便宜,但缺点是不能做小,因为18mm直径与65mm长度限制在那里。因此如果你看到一款移动电源非常薄,它很有可能采用的是锂聚合物电芯,其内部就不是一块块18650电池,而是胶状或固态的凝胶电解质,所以电池的形状易于定制,这是题外话了。如今品质较好的18650电芯是以松下为代表的一批日厂,要知道特斯拉的电池组也是由松下提供的18650电芯,所以18650并不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