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
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查看邮箱

找回密码

手机号
验证码
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 注册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On Wechat
@爱活新鲜播
On Weibo
@EVOLIFE.CN
On Instagram
Nina@evolife.cn
Mail us
@RSS
Follow our feed
爱活角斗场 | 索尼OLED技术的底蕴 岂是LG所能企及的
alsed|2017/04/20居家 
50 23
居家 
alsed2017/04/20
爱活角斗场 | 索尼OLED技术的底蕴 岂是LG所能企及的

做好OLED的色彩管理,难吗?

回答是,难。

且不论蓝色OLED发光效率低,RGB三色方案的OLED已很难控制好白平衡。而以LG为主的白光OLED+彩色滤光片方案,由于多加入了白色子像素,也导致色彩控制变得困难。总而言之,由于目前OLED发光材料的质量存在明显不足,OLED的色彩调教也颇有门道。这也是为什么在专业领域,索尼会另外开发STE OLED的原因了。

回归正题,OLED确实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尽管它有着精湛的黑位和对比度,但你不可能每天拿OLED看星空吧?那么索尼和LG会如何应付这一难关呢,下面的场景依然取自于4K蓝光碟《宫古岛》与《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同组中第一张为索尼A1,第二张为LG E6。

_DSC8792

_DSC3518

索尼A1(上)与LG E6(下)

两台电视在色彩偏向性上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不需要过多的对比便能发现其中的差异。

总结地说,LG E6有着非常传统的OLED风格,即厚重、饱和以及略显油腻的色彩。鉴于LG近几年大力推广OLED,人们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就是OLED”的奇怪印象。但今天有索尼A1做对比,人们应该可以醒悟一个道理——OLED并不是这样的。

_DSC8823

_DSC3546

_DSC8828

_DSC3551

索尼A1(上)与LG E6(下)

色彩上,索尼A1与LG E6呈现了迥异的结果。索尼A1的色彩是很素的,没有过多人为添加的痕迹。它的动态范围非常宽广,这在OLED电视中极为少见,足以兼顾清晰的高亮细节与暗部细节。动态范围是HDR一项非常重要的特点,正因为相比SDR信号,HDR能够再现更广的动态范围,所以我们人眼看到的画面才越发逼真。作为一台HDR电视,索尼A1无疑在动态范围的还原上有压倒性的优势。

_DSC8830

_DSC3553

索尼A1(上)与LG E6(下)

这组场景中可以多观察下女孩的银色发丝,索尼A1的细节更具光泽感,看起来晶莹剔透。LG E6的色彩则显得颇为油腻,白色中还夹杂着隐隐的绿色,发色不纯。这就是不同厂商在色彩调教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对真实细节的还原,这不仅包括色彩,还包括源信号中的亮度、对比度等都做到忠实再现,而非像加味精一样改变信号的本来面貌。

_DSC8827

_DSC3550

索尼A1(上)与LG E6(下)

诚然,第一眼看到LG E6的高饱和色彩会很讨喜,这种浓郁的风格确实吸引眼球,但这显然有悖于色彩还原的初衷。就像HiFi一样,初期人们会追求声音的毒性,但积累了足够的品味后,你还是会走上追求真实还原的道路。LG E6的绿色和红色是非常怪异的存在,红色高饱和乃至溢出,此外无论什么场景有一股绿色挥之不去。

_DSC8793

_DSC3519

_DSC8799

_DSC3524

索尼A1(上)与LG E6(下)

比如上面的这组场景,LG E6的海水颜色非常古怪,让人联想到海水富营养化,这显然不是干净的海水所该具有的色彩。绿色的植物也仿佛像是塑料片,色彩非常生硬,不如索尼A1那般嫩绿来得更为可人。

虽然无法找来一台监视器加以参考,但索尼A1确实符合多数人对于真实色彩的理解,在与LG E6的多个对比中更加倾向索尼的显色风格。

_DSC8801

_DSC3526

索尼A1(上)与LG E6(下)

另外在对比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三组差异比较大的细节,一组有关细节的保留,一组有关色彩渐变,一组有关降噪,分别如下:

_DSC8837

_DSC3561

_DSC8848

_DSC3575

索尼A1(上)与LG E6(下)

这组充分显示了色彩过饱和的不正确性,错误地渲染了一些不该渲染的色彩,同时也显示了LG E6在细节保留上的软肋。

的确,对于夜空这样的画面,民用的电视机是很难表现完美的,低亮度的同时也很容易成为信号压缩的重灾区。因此LG E6的细节已成支离破碎状,轮廓模糊,色彩也很不正确。

索尼A1的表现依然稳扎稳打,没有对这一块区域有过分的人工处理。至少,细节是清晰可见的,能够辨识出物体的边缘轮廓,这对OLED而言实属难得。

_DSC8839

_DSC3562

_DSC8849

_DSC3576

索尼A1(上)与LG E6(下)

这一组中,搭载X1进阶版芯片的索尼A1再次有压倒性的表现,14bit HDR平滑渐变技术充分弥补了色彩过渡上的不同,色带现象非常轻微,这也是让画面更加真实的秘诀。

_DSC8841

_DSC3563

索尼A1(上)与LG E6(下)

降噪处理也是索尼一直以来的强项,X1进阶版所带有的双数据库引擎可以做到对噪点的替换,最大限度不损失有效的细节信息。由此,索尼A1可以获得更纯净的夜空,而不是像LG E6那样充满红绿噪点。

最后再附上索尼A1与LG E6的屏幕像素排列特写:

_DSC8968

_DSC8966

索尼A1(上)与LG E6(下)

可以看到,索尼A1与LG E6的像素排列均为RWBG组合。显然两台电视使用了几乎相同的面板,但索尼的画质却更为出色,这足以说明索尼在OLED技术上的深厚积累。

3
文章来自:爱活网
了解更多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23条
  1. 匿名:

    把LG黑得一塌糊涂,且不说这对比的公平性和真实性,从措辞上就看出来是一篇过于偏向性的文章

  2. 匿名:

    A1E不挂墙上,面板是不能垂直的。挂墙上,这设计就失去意义了,或者你可以选择站着看电视哈哈哈

  3. 匿名:

    确实太难分辨了

  4. 匿名:

    虽然一直在说SONY的好,小编绝逼SONY高端黑。所有SONY的屏摄均过度锐化,画面中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有更多“细节”,可所有的东西都锐化成纸片一样,纵深感都没有了!

  5. 匿名:

    索尼A1是2017年的产品,LG的G6是2016年的产品,这个不好比吧,楼主可否做一个同年产品的对比呢

  6. 匿名:

    A吹觉得后几张能看出多大区别?

  7. 匿名:

    我穷,买不起20K的A1E,所以只能选9.5K的55B6P

  8. 匿名:

    我更想知道短命的 LG 显示器出事后,苹果准备亲自引领显示器风潮干掉合作显示器的话,会带来什么显示技术?OLED?QLED?LCD+LED BackLight(Ohh, No)?

  9. 匿名:

    发音的OLED屏买棒子的,就是一个挂着索尼牌的代工产品,吹什么吹,

  10. 匿名:

    编辑,把LG模式改变成鲜艳模式,在比下好不好,两个型号电视的模式不一样,你比什么比,消费者刘让你们误导了,我就不明白了,日系的品牌还有几个了,编辑你这样吹索尼啥意思,脑残的索尼粉

    1. 匿名:

      LG调成鲜艳模式,Sony是不是也要调鲜艳模式?电影模式都放不好电影,比什么比。话说,你韩国先进,监视器这么大块肥肉怎么没见你韩企进去?

      1. 匿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 匿名:

        你日这么厉害,一块LCD手机屏都没做好过吧?

    2. 匿名:

      我就没见过谁在家看电影用鲜艳模式的,你这个屁股够歪的。。

      1. 匿名:

        17年产品不拿一代产品比,也是够厉害的,电子产品差一年的技术,还只优势那么一点,也是值得炫耀的?

  11. 匿名:

    A姓编辑就是条索狗,OLED现在LG最牛

  12. 匿名:

    终于明白为什么好多人说LG的OLED黑成一片了,黑是黑下去了,细节却没了。。

    1. 匿名:

      细节有,亮度从50调到53-55就行了

  13. 匿名:

    b7面板,b7画质,继续吹。

  14. 匿名:

    明显LG的颜色更正更舒服

  15. 匿名:

    画质调教核心技术、影音外放技术都掌握在日系厂商,韩系只有低成本制造液晶、OLED面板的技术,所以索尼即使采用LG的面板优化得也要比LG好几个级别

  16. 匿名:

    本来感觉 Samsung Frame TV 能融入生活装修,但是一想到关机状态下就是一块黑屏,再好看现代的边框都觉得视觉感很怪诞,还是 Sony A1 的设计更经典,65英寸比较爽,为什么没见有 80 或 85 英寸的呢?支架、发音和音箱设计都很棒,没有比这综合设计感更好的了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