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
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查看邮箱

找回密码

手机号
验证码
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 注册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On Wechat
@爱活新鲜播
On Weibo
@EVOLIFE.CN
On Instagram
Nina@evolife.cn
Mail us
@RSS
Follow our feed
众神之巅再进一步 万元非公版GeForce RTX 2080 Ti测试
Cloud|2018/10/18测评 电脑 
9 9
测评 电脑 
Cloud2018/10/18
众神之巅再进一步 万元非公版GeForce RTX 2080 Ti测试

Founder Editon的挑战者

fe

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 Edition由于GPU更高的功耗,一改以往单涡轮设计,而改成双风扇的煤气炉造型,虽然这个造型被很多吐槽丑,但从实物看却很漂亮别致。

FE2

这点的差别和iPhone 5/6一样,实物有照片很难体现的质感,Founder Edition前后由两片5mm的铝材折合而成,边缘部分的抛光切角也很别致,说想舔虽然有点夸张,但至少是爱不释手。

[37D`09`NO36IT32Q%$@EN5

原有公版备受诟病的温度和噪音问题也大幅改善,供电也得到加强,因此这次Founder Edition并不像之前的公版那样弱鸡。FE的价格方面虽然比乞丐版高,但相比各家高规也并不算贵,因此这次Founder Edition相比之前有更强的竞争力。但这次Founder Edition和之前的Titan一样,不再开放AIB贴牌销售,而改成NVIDIA通过京东渠道自营,这有点与下游争利的意思,甚至让人想起当年3DFX收购STB之后发生的事情,但差别是现在的NVIDIA无疑比当年的3DFX更为强势。

aHR0cDovL21lZGlhLmJlc3RvZm1pY3JvLmNvbS9SLzgvNzk4MDIwL29yaWdpbmFsL1JUWC0yMDgwLVRpLUZFLVBDQi1OYWtlZC1Gcm9udC1CaWcuanBn

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 Edition可以说是NVIDIA历史上最为豪华的公版。不过公版豪华并不是好事。从GPU发展的历史历程看,AMD和NVIDIA同级竞品,公版豪华的肯定是失败者。因为只有在架构效能上出现问题的时候,才需要扩大芯片规模和拉升频率,并为其配备更为豪华的供电和散热。但即使如此,这些改进基本仅仅能够满足GeForce RTX 2080 Ti TU104的需求,但对于巨无霸的TU102依然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因此还是给各大AIB推出加强非公留出了足够的发挥空间。但现在阶段国内首发的GeForce RTX 2080 Ti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的公版PCB+第三方散热,非公版PCB基本只有ROG STRIX和微星GAMING X TRIO,而更高规格的波塞冬、Lightning和HOF应该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黑龙1_resize

微星的RTX2080TI暗黑龙爵,并没有像上一代采用和自家Gaming系列相同的PCB,而是直接采用的公版,我们可以发现三风扇的散热器比PCB要长一截。

魔龙1_resize

而微星的Gaming X Trio则是完全的非公设计,也高大魁梧得多。

魔龙2_resize

魔龙3_resize

其采用越肩PCB,8Pinx2+6Pinx1的供电,NVLink接口和公版是相同水平高度,如果需要2张SLI,需要将外部的装饰挡板拆除。

PME8MMXVB7{8YK}97CSY2]W

这是微星的Gaming X Trio的PCB(图片来自Techpowerup),显存左边的布局基本和公版一样,而右边供电部分就有所加强,但从PCB的布局看,这个供电规模即使通常高度也布置的下,似乎有点为了越肩而越肩的感觉。

STRIX正面_resize

玩家国度的ROG STRIX RTX 2080 TI GAMING OC还是采用和之前相同的ID设计,但在细节上也有不少的改变。

STRIX风扇细节_resize

风扇的扇叶重新做了设计,扇叶外缘加了边框,这个设计和温柔台风的GT3000设计差不多,外框可以使得风量更为集中,同时在高转速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扇叶的摆动,降低噪音。

Clip

STRIX在顶部有一个小的BIOS切换开关,两个BIOS在风扇策略有所差别,一个偏向静音,而另外一个偏向效能,但噪音相对较大,此外双BIOS也可以在刷挂的时候应急。

接口_resize

RTX显卡增加了VirtualLink接口,其在物理上和USB Type-C一样,但其本质是DP 1.4,可以32.4Gbps带宽,可以传输4K 120Hz 8bit画面和额外的10Gbps USB 3.1 Gen 2数据,此外相比标准的DP增加了额外的30W供电能力,这样用其接驳VR的时候就不需要单独接HDMI数据/供电和音频,现在一根线缆就可以搞定。VirtualLink联盟是由Nvidia、AMD、Valve及Oculus主导,HTC并未参与,目前也没支持VirtualLink的VR设备上市销售,因此实际还是有点遥远。因此接口方面STRIX还是将公版的3DP+1 HDMI改成了2 DP+2HDMI。这样的设置用户可以同时接驳一部VR和一部HDMI显示器,这样的适用性更好。

DSC_9184

STRIX RTX2080TI背板还是延续之前STRIX GTX1080TI的设计,在NVLink接口下方有个开关,可以不用AURA通过程序,而使用物理按键的方式关闭灯光,当然,在非裸机情况下我还是选择用AURA的软件控制。

NVLINK_resize

STRIX RTX2080TI的PCB高度远高于公版,NVLink接口的高度不一样,因此两者不能相互SLI。

AURA1_resize

ROG STRIX RTX 2080 TI GAMING OC灯光部分采用和STRIX GTX1080TI相同设计,依然是单色变化,相比主板的RGB多色流光溢彩效果还是略差。

AURA接口_resize

不过ROG STRIX RTX 2080 TI GAMING OC在前端增加了一个红色4Pin 12V的AURA接口。

AURA2_resize

可以将支持AURA的外设接驳在显卡上来实现灯光同步,这对我个人就很有吸引力:我自己 使用的是不支持AURA的老型号X99,性能堪用,又不至于淘汰,现在我就可以基于STRIX RTX2080TI来构建AURA的灯光系统,而不用更换整套平台。

Clip_2

接下来是TEARDOWN部分,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之前1070TI和STRIX GTX1080的散热器,早期STRIX GTX1080是采用的热管直触,但GP104核心过小,旁边两个热管基本没有接触,导致散热并没有充分发挥效能,但这个问题在STRIX 1080TI/1070TI时候得以改进,改成了整体。

散热器1_resize

新一代散热器ID虽然还是延续之前的设计,六热管,但在散热规模上更大,表面积相比上一代要大20%,整体感觉要更为厚实,也因此需要占用2.7个槽位。

散热器2_resize

ROG STRIX RTX 2080 TI GAMING OC核心接触部分相比之前的1080TI改成镜面工艺,表面更平滑,和Die的接触面更为紧密。

框架_resize

散热器规模更大,重量也更重,为了分单散热器重量ROG STRIX RTX 2080 TI GAMING OC还增加了和后挡板连接的金属中框,大大加强了整体的结构,此外还可以起到给显存散热的作用。

STRIX PCB_resize

拆掉中框就可以看见PCB的全貌。ROG显卡都采用全自动机器插件,在品质上更为可靠,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可能产生的错误和误差,另外GPU核心四周有点胶固定,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由PCB变形导致的脱焊情况发生。

STRIX PCB背面_resize

背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PCIE到核心的走线方向。

GP102_resize

754mm2的巨大TU102,是历史上最大的消费级电子芯片。芯片的具体型号是TU102-300A-K1-A1,传说后面还有不带A的TU102-300-K1-A1,会缩减频率和超频性能。

GDDR6_resize

11颗镁光的GDDR6组成的352bit显存系统,编号为D9WCW,运行在1750MHz频率,等效14000MHz,显存由NVIDIA打包给AIB,所有卡都一样,体质好的可以到1.6GHz,但这个如果不特挑的话就是RPWT。

供电1_resize

ROG STRIX RTX 2080 TI GAMING OC供电为16的超合金供电,而Founder Edition供电为13相,更高的供电规模还是可以带来更好的超频空间和更低的供电温度。

供电2_resize

内存供电和NVLink桥部分。

DSC_9210_resize

这部分大部分电路是自有的风扇和灯光控制电路, ITE 8915FN是风扇控制芯片,右边红色的就是前面提及的4Pin 12V AURA接口,上面有2个风扇控制接口是空焊,但在RTX2080上是全的,有点奇怪。

STRIX背板_resize

背板部分败家之眼的均光板,继续维持之前STRIX GTX1080TI GAMING的设计。

2
文章来自:爱活网
分享至: 0
了解更多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9条
  1. 匿名:

    感觉16nm没用多久。。。

  2. 匿名:

    什么?明年就7nm了吗?

  3. 匿名:

    明年就出7nm性能翻倍?那今年还买个鸡儿又贵性能提升又小的半成品!!

    1. 匿名:

      台巴子的7纳米你敢信?呵呵

  4. 匿名:

    钱包保不住了,9900K和Z390马上就要上,这一轮台式机升级怕是躲不过

  5. 匿名:

    抱住我心爱的钱包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