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
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查看邮箱

找回密码

手机号
验证码
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 注册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On Wechat
@爱活新鲜播
On Weibo
@EVOLIFE.CN
On Instagram
Nina@evolife.cn
Mail us
@RSS
Follow our feed
Lil_Ju72025/09/23
成年人的优雅,从一块优秀的SSD开始:闪迪WD Blue SN5100评测

说起来,各位在面对什么时候最紧张、崩溃呢?

 wps_doc_0

我先来。

第一次是硬盘突然坏掉,导致我还没剪好的片子整个废掉,最后也是想尽办法恢复数据,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当我面对一堆红色感叹号发呆不知所措时,这或许是一个成年人崩溃的瞬间。

第二次则是在前不久,当初咬咬牙配的1TB台式机(游戏特供机),仅装了几款3A游戏硬盘容量就被轻松占满。那一刻,我又瘫坐在电脑面前,想起了当年那句“回旋镖”——1TB容量足够了,再说了就算3A游戏能占多少容量。

说到底,还是当年的固态硬盘是真的贵啊,大牌子的512GB起码得小一千,1TB的价格恨不得花光我的工资。还好最近几年由于存储技术飞速发展,各种超强性价比的固态硬盘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 2TB(以下简称SN5100)也只要不到999元。那么它又有什么独到之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wps_doc_1

老样子,还是先看外观。

和「WD_BLACK」系列的黑色硬派风格不同,「WD Blue」产品线的配色非常小清新,尤其是加入了闪迪标志性的“红色”做点缀后,色彩对比明显,也符合科技产品的风格。

wps_doc_2

拆开包装,内部除了固态硬盘本体和使用说明书,再无他物。

SN5100沿用了 M.2 2280 规格和单面DRAM-less设计,适用于大多数PC和笔记本电脑。

wps_doc_3

最贴近金手指的部分,是闪迪的自研 PCIe 4.0 x 4通道DRAM-Less SSD 主控芯片,针对这块NAND做过专门定制优化。

 wps_doc_4

重点说一下SN5100的闪存技术,它搭载了闪迪自研的BiCS8 QLC 3D CBA NAND,相信看到这里有朋友肯定就要滑走了:“不就是容量大吗?速度慢、寿命短,还不如 TLC 靠谱。”

这里先给大家补个小知识:传统认知里,TLC(三层单元)确实是 “均衡之选”—— 容量不算小、成本适中,关键是速度快、稳定性强;而 QLC(四层单元)则是 “容量优先”,单位存储成本更低、能做更大容量,但缺点也明显:单次写入速度慢、擦写寿命相对短,所以很多厂商做高性能固态时,都会优先选 TLC。

那么为什么这次闪迪选择QLC方案呢?

首先,针对擦写寿命这一QLC的“致命伤”来说,SN5100所采用的BiCS8 QLC闪存,已经在寿命方面做了优化,和上一代采用TLC闪存颗粒的产品SN5000拥有同样的TBW指标,2TB容量版本为900TBW,配合官方的五年质保,基本可以说是完全可以应对绝大多数用户的耐久度需求。

其次,SN5100配备了闪迪独家的nCache 4.0技术。简单说,这套技术的逻辑是 “先快后稳”:把数据先高速写入 SLC 缓存块(相当于 “临时高速通道”),等固态硬盘空闲时,再把数据转移到 QLC 单元里长期存储。这样一来,既保留了 QLC 大容量的优势,又用 SLC 缓存弥补了写入速度的短板 —— 至于实际效果,我们后面用测试数据说话。

wps_doc_5

总的来说,SN5100的外观非常简约,但是该有的配置它一样不少,甚至还做出了创新,做到了简约而不简单。不过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看一看实际使用会不会翻车。

首先我们可以下载「SANDISK Dashboard」工具查看SN5100的运行状态,也可以对固态硬盘进行固件更新、进行S.M.A.R.T诊断等操作。

wps_doc_6

wps_doc_7

紧接着还是请出我们的老朋友Crystal Disk Mark进行读写测试。测试平台配置为:

  • CPU:Intel 14700K
  • 主板:微星PRO Z790-A MAX WIFI
  • 内存:DDR5 4800MHz 16GB * 2

能看到它的顺序读取速度为7098.16 MB/s,顺序写入速度同样达到6499.29MB /s,基本符合2TB版本的官标数据(7100MB/s顺序读;6700MB/s顺序写)。

 wps_doc_8

为了更加保险,我们又用TxBENCH做了一遍读写测试。顺序读取速度达到6931.928MB/s,顺序写入速度为6720.657MB/s。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

wps_doc_9

光有读写测试还不够,我们还得看下它的4K随机读写速度,能直观反映出固态硬盘在日常使用时的体验。

在AS SSD Benchmark当中,SN5100的4K随机读取达到了85.72 MB/S,4K随机写入速度为243.64 MB/S。

 wps_doc_10

而在之前测试的Crystal Disk Mark当中,SN5100的4K随机读写分别为100.48MB/s和291.47MB/s。

 wps_doc_11

另外我们也用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SN5100 读取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能够很好地说明文件大小比例不同时对固态硬盘读取、写入速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SN5100在读写64 KB文件时能达到5.56 GB/s和4.05 GB/s,在4MB时读写速度达到顶峰,写入为5.94 GB/s,读取为5.52 GB/s,并且在128kb之后的数据就稳住了。

 wps_doc_12

测完了理论跑分,那也得看看实际表现究竟如何。

官方声称SN5100是专门为内容创作者、视频剪辑师所打造的,那不巧了嘛。。。很合我的胃口。

首先就是拷贝素材,这也是创作者们最先遇到的场景。我们找了一个体积约为60GB的文件,里面有视频、照片、文档,相当复杂。实测下来,整个过程约30秒。平均速度3.21GB/秒,表现非常平稳,速度没有剧烈波动。

wps_doc_13

之后又在剪辑软件当中渲染导出一份 2.26GB的视频素材,从开始到结束用时11分钟,同样也是非常顺利。当然,视频剪辑的导出速度受剪辑软件编码和算力影响,而非SSD瓶颈

 wps_doc_14

最后我们又对SN5100的散热表现进行测试,在室温25度待机时硬盘的温度为40℃,进行CrystalDiskMark 1GiB文件5次循环测试后,硬盘最高温度为52℃,可见闪迪对温度控制还是下了不小的功夫的。

 wps_doc_15

总结:

当我们不再为硬盘突然罢工而焦虑,不用为删哪个游戏腾空间而纠结,也不必在导出视频时盯着进度条反复踱步 —— 这种 “不必慌张” 的从容,或许就是成年人最实在的优雅。

 wps_doc_16

闪迪 WD Blue SN5100 NVMe SSD 2TB 恰好给了我们这份底气。它在中端PCIe 4.0市场里有十足的竞争力, QLC 搭配 nCache 4.0 的创新方案,既解决了容量焦虑,又守住了传输稳定性;不管是给笔记本扩容、装在硬盘盒当移动仓库,还是给台式机做游戏 / 创作盘,它都能稳稳接住需求。

wps_doc_17

我们常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块优秀的 SSD 从来不是 “可有可无的配件”,而是帮我们避开崩溃、提升效率的 “隐形帮手”。它藏在电脑里,不张扬,却用每一次稳定的读写、每一次快速的响应,让我们能更专注于眼前的事 —— 剪好每一段视频,通关每一款游戏,处理每一份工作。

毕竟对成年人而言,少一点 “猝不及防的麻烦”,多一点 “尽在掌握的顺畅”,这份由一块好 SSD 带来的踏实,就是生活里最贴心的优雅。

全文完
文章来自:爱活网
分享至: 0
了解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
从现在知道的信息来看,应该还是ARM架构,除了ARM也没什么适合移动端的新架构。
还是arm架构吗,听说弄了新架构
EVO_1438 2023/05/25
能把我拍的好看点吗
EVO_1438 2023/05/25
今年realme的声音小了很多啊
EVO_1438 2023/05/25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