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给予开发者一个集中展示的机会,只要上架应用,你就有机会直面用户,在累计口碑后,有趣的应用和游戏很容易在用户群体中形成“爆款”效应。这样的机遇,在App Store模式登场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也因此在十年中,iOS生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应用游戏的业界神话。
你一定在手机上玩过《会说话的汤姆猫》,这只仅能模仿录音的讨厌猫在2010年成功登顶App Store下载榜冠军,在2009年,《会说话的汤姆猫》的开发公司Outfit7还只是一家小型工作室,但凭借汤姆猫的辉煌,Outfit7如今已经成为一家遍布伦敦、斯洛文尼亚、韩国以及美国的跨国游戏公司;同时,如今著名的Imangi Studios同样受惠于App Store,超过10亿次下载的《神庙逃亡》一度成为全球跑酷游戏的代表,两人的工作室也一举成为数十人的开发团队。
另一个重要的例子当属全球最大的图片分享社交平台Instagram,在2010年Instagram刚发布时,它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图片分享应用,但仅仅1年后,借助于iPhone4良好的摄像头表现和本身出色的滤镜,Instagram已经成为App Store下载榜前十的应用,随后更是迎来了Facebook的收购,一举成为当今世界的No1。
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愁,App Store的模式虽然成功聚集了足够多的应用开发者为iOS生态服务,早期的分发推荐模式也推动了开发者的收入增长,但苹果对于自身应用环境的“封闭”却不断引发着争议。
与Android平台能够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或是直接安装应用程序安装包不同的是,iOS设备仅提供App Store这一条途径供用户下载应用,而应用开发者本身想要编写针对iOS平台的应用游戏,也只能通过App Store,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所有的生态开发者和用户形成闭环,在应用生态圈中互惠互利。然而从另一层面来说,封闭的环境却也把用户的“选择权”集中到了苹果手中,当矛盾发生,很多情况下就会变成苹果自己的“一言堂”。
比如在去年5月,苹果就在国内掀起了一场风暴:因为无法与苹果达成共识,微信彻底取消了iOS版微信的打赏功能。而在随后,苹果也将这场风暴席卷至其余拥有内购打赏的社交类应用。
事件的矛盾点在于,苹果与应用程序开发者本身对于“内购”行为的分歧。App Store应用对于内购有着严格的限定规范,在苹果所有的181条审核条款中,关于支付的项目就多达31条。简单来说,游戏以及应用内物品、道具、音乐、视频的消费都需要走App Store的交易通道,这样苹果就有权与应用购买一样抽取30%的利益分成,而许多开发者已经不满于苹果强暴的分成模式。
实际来说,苹果并不是唯一选择在应用程序商店采用抽成模式的厂商,老对手Google Play同样具有相同的规定,以Google Play为例,它同样会在应用内订阅抽取30%的营收作为平台收入,国内的部分商店更有将比例提升至50%甚至更高。但苹果确是其中最为强硬的一派,由于App Store在iOS平台所具备的唯一性,因此应用程序开发商往往没有申辩或是选择的权利,面对偶尔不那么公平的条款,也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
同样以腾讯为例,在目前全球热门游戏和应用排行版中,腾讯是唯一一家双双入榜的中国公司,腾讯QQ、微信分列累计下载榜单的第九第十位,而《王者荣耀》更是位列游戏下载榜第五位。在用户支出方面,腾讯更是甩开了所有对手,位列第一。就是这样一家有着群众基础的公司,都难以在“微信打赏”的事上与苹果谈判,对于大多数小团队甚至个人开发者而言,通常只能打碎牙往肚子吞。
同样,过于强硬的抽成模式也引发了应用服务商在不同平台的定价问题。需要明确的是,苹果本身不干涉应用程序的定价,它仅仅会设立几个不同的售价区间供开发者选择。但部分“聪明”的开发者会利用这一条件将苹果应用平台的抽成转化到消费者头上。比如我们熟知的爱奇艺或是优酷,用户在App内购VIP会员时就会发现,iOS平台的订阅价要比Android客户端贵30元,这是由于在iOS平台,两款软件无法绕开App Store进行订阅支付,但在Android或是其他平台,软件方就能够利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绕开系统平台的支付。
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将这一问题责怪到苹果头上,但对于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来说,却也很难区分其中的区别,这样的矛盾积累之后,终究会成为损害生态圈良性发展的因素。
即便不安定的契机不断用心啊,也无法遮掩App Store所蕴含的闪光点。这个由苹果牵头,连接iOS以及无数应用服务商的封闭生态已经创新地推翻了曾经的旧时代,而增长仍在继续,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App Store依旧将是移动互联生态中,最为重要的应用程序分发平台。
事实上,就像前文明确提到的观点,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逐步走向饱和,iPhone所在的高端市场将会迎来全面的出货瓶颈,苹果急需在iPhone等硬件设备以外寻求更稳妥的增长点,而近几年App Store为代表的服务类的爆发已经初现。根据相关数据,至2022年,iOS的应用程序商店支出将会达到757亿美元,相较当下仍有80%的增长,这意味着当饱和来临,以硬件销售为基础的iOS生态最终将会仰赖服务类业务的持续增长。
当然,苹果必定将会继续完善App Store的应用服务政策,在开发者和自身营收上寻找的新的平衡点,以确保生态圈的良性发展。而面对着有利可图的市场,究竟是与全球最大的应用平台继续绑定,还是在新平台寻找机会,恐怕将会是摆在全球开发者面前的难题。
(本文数据来源于App Annie)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我觉得苹果如果把ios系统开放给更多手机厂商,应该可以赚的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