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优化机身外,富士一直很着重改进对焦性能,在X-H1上富士就通过新算法实现了-1ev下AF,将AF最大光圈限制降低到F11,并实现了变焦时持续AF-C能力。
在X-T2上富士为了改进相位差对焦性能,将一个对焦点拆分成5个区域的,在X-H1对焦点大小不变,但进一步细分成20个区域,并同步进行三种像素读取。在X-T2时,相机已对每个对焦点进行水平添加、垂直添加以及独立三种方式读取,前两组是把对焦点像素组合成行列或数列进行读取,适合低光照与低对比度环境下使用,而独立对焦点像素则适合对焦丰富纹理质感的物质,例如羽毛。
在X-H1上富士实现了水平添加、垂直添加以及独立同步读取,数据量增加到12倍,明显提高了对焦速度与适应性。相较X-T2,X-H1将AF低照度下限从0.5EV提高到-1EV,最小AF光圈提高到F11,相位差对焦成功率(低对比度/高频)从57%提高到75%,相位对焦成功率(总体)从81%提高到85%。另外,X-H1利用了变焦位置预测算法实现了变焦时持续AF-C的能力。
为了配合改善AF性能,X-H1新增了一个CM档(快门驱动),在CM下可实现6FPS的实时查看图像和电子前帘快门,黑屏时间缩短到100毫秒;去频闪功能更能在交流供电的荧光灯环境下自动保持正确的曝光与色温,此功能下电子前帘连拍速度为7FSP,机械快门连拍速度为5.5FPS。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富士非常诚实,丝毫不隐瞒X-H1在使用机身防抖后降低了相机连续拍摄张数,具体变化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