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是一座两层式建筑,一层有三间房间与18平方米的院子,被改建为工厂,二层有两间房间,用于住宿。松下幸之助一方面生产绝缘板,一方面继续改良电灯插座,新改进的单头插座与新的双头插座质量良好,价格更是比市场同类产品低三至五成,广受欢迎。为了满足生产需要,1918年公司已经雇佣了20个工人,松下幸之助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不但翻身还站稳了阵脚。
在1920年松下幸之助为公司设计了一个商标,在一个宽边钻石型里包裹了一枚向右的箭矢与字母“M”,这是松下首个商标。
在20年20年代里,日本依然是一个电气化程度不高的国家,当时自行车车灯大多采用蜡烛或是油灯照明,抗风能力非常差。松下幸之助看到一个巨大市场,他花费了半年时间,在制作了数十个样品之后,终于制成了一款电池供电、续航达到三四十小时的炮弹造型车灯。
然而,由于电池供电的灯泡在当时消费者心中形象不佳,没有一家销售商愿意采购这款炮弹造型车灯,松下幸之助决定背水一战,免费把大量车灯散发到零售店当中,在消费者体验到新品、感到满意后再谈销售事情。此次实物宣传获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在两三个月后车灯销量就达到了月售2000个水平。后来松下与山本贸易公司签订了3年独家销售协议,松下炮弹造型车灯冠以“Excel”名字销售,但随后松下幸之助与山本贸易公司董事长发生观念上的冲突,后者认为Excel是一款时尚产品、生命周期短,不愿意做长期营销。与此同时松下正在开发一款方形车灯,山本贸易公司认为签订的独家销售协议也涵盖该产品,协商后山本贸易公司以10000日元让松下放弃了方形车灯市场销售权。
与山本贸易公司的分歧最终导致了松下幸之助决定开发一款自主品牌的车灯。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international”一词,在查字典后他了解到这单词是国际的意思,是在“national”(民族的、国家的)上发展而来。松下幸之助认为national与松下新产品定位非常匹配,从1927年开始“National”成了松下产品的品牌名。直到1988年,松下的AV事业部下的电视、录像机、CD机产品才取消“National”品牌名,改用“Panasonic”,完全停止使用“National”品牌已是2000年以后。
在创立“National”品牌后,松下支付10000日元向山本贸易公司收回车架等销售权,将方形车灯命名为 “National Lamp”,并向零售店投放了10000个样品,结果在第二年末的时候每月车灯销售数量达到了3万个之多。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很精彩
所以是CHQ还是GHQ
CHQ GHQ 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