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
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查看邮箱

找回密码

手机号
验证码
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 注册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On Wechat
@爱活新鲜播
On Weibo
@EVOLIFE.CN
On Instagram
Nina@evolife.cn
Mail us
@RSS
Follow our feed
牙膏挤多了? Coffee Lake 8700K暨STRIX Z370F GAMING评测报告

测试平台和说明

测试平台

我们本次测试的具体测试平台具体如下:

测试平台

性能测试我们在Windows 10电源管理里将性能设置模式改为高性能,这样可以避免频率在轻载时候跌倒Base clock之下。如果使用默认的平衡设置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在性能测试过程中由低频加速到高频会有个加速过程,这将影响测试成绩,特别是对于耗时较短的测试项目,也许加速到4.3GHz的时候测试差不多都结束了。二是对于游戏测试,其对于处理器的占用率并不高,系统会在这个情况判断游戏不需要处理器性能,擅自降低处理器频率,甚至会降到2GHz频率以下,但实际上游戏性能还是对频率很敏感。

Coffee Lake的超频测试

cpuz

之前Skylake-X改变了缓存策略,扩大L2,缩小L3,而在Coffee Lake又回到传统策略,每个核心256K L2 Cache,而L3则是共享的12MB。

在超频之前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8700K的频率,对于频率现在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想8700K Base clock才3.7GHz,这是不是太低了,7700K都有4.2GHz啊。而第二张看法是8700K boost可以到4.7GHz,距离5GHz不远啊,大胜利。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准确的:3.7GHz的base clock基本碰见过热保护才会降到,而这个 4.7GHz的睿频频率仅仅是在打开个程序单个核心可以达到的瞬时响应频率。这两个频率实际都不是CPU运行的典型频率。因此我们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强调不是Base clock,也不是boost clock,而是更有意义的全核心满载稳定频率,这个频率才是最有意义的频率。8700K和8700的全核满载频率都是4.3GHz,这个频率相比7700K的4.4GHz低了0.1GHz,但又远高于7800x的4.0GHz。

14nm FF++虽然使得boost clock的提升,但全核频率仅为4.3GHz,这使得超频的空间很大,让超频有更多可玩性。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超频测试是在一般风冷或者一体式水冷状态下,可以长期安定使用的超频。不是那种超高电压温度要爆炸的超频,也不是那种稳定性着急,勉强跑完R15或者3Dmark,但玩玩游戏就蓝屏的,那种过把瘾就死的频率。

5ghz

之前7800X的超频的基本盘是1.2V 4.5GHz,虽然有人超到4.8GHz,但需要更高电压,这不是一般风冷或者一体式水冷可以压制住的。因此实用超频也就4.5GHz截然而止。那i7 8700K的情况呢?

电压

我们使用ROG STRIX Z370F GAMING作为平台经过多次尝试,对于i7 8700K的甜点频率在1.4V 4.8GHz,这个频率在日常应用和游戏没有问题。再高5GHz频率就需要更高电压,虽然5GHz依然可以跑benchmark和游戏,但如果长时间高负载,如跑AIDA 64稳定性测试和Keyshot渲染,会由于温度过高触发保护,强制降频到3.7GHz。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置AVX Offset,由于处理器在跑AVX指令集时运作方式是SIM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比较类似GPU的并行运算方式,负载极大,对于处理器的稳定性有更高要求,可能会出现CPU跑整数浮点这些日常应用时候稳如POI,但运行模拟器或者压片这些需要使用AVX指令集的时候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设置AVX Offset的倍频。如我们处理器日常应用和游戏跑5GHz,如果我们将AVX Offset设定在2,那在跑AVX负载的情况下,外频就会低上两个倍频,跑4.8GHz。

供电设置

超频不仅仅是拉拉频率提提电压那么简单,还需要手工设置一些细节设置,如CPU负载保持,CPU电流上限和CPU供电相数控制,这样才能真正解除处理器上的禁锢。

uncore

超频除了超核心频率,还有uncore的频率,默认的uncore频率是大概比主频低0.3GHz,不过我们也可以在BIOS里手动设置uncore的频率,实际我们测试8700K的uncore和核心同步也没问题,如可以上到5GHz,而之前7700K uncore一般就4.5GHz水平。不过超uncore性能收益较小,我们后面的超频设置在没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默认都是没有单独超uncore的。(而7800X uncore默认才2.7GHz,超频uncore的收益就比较明显)

我们具体进行负载测试时使用的AIDA64是稳定性测试,同时给CPU、FPU和Cache加负载,这个设定负载稳定性要求虽然低于Prime 95,但如果可以通过就说明可以保证日常应用的稳定。测试使用的散热器是海盗船H115i,具体是280mm冷排规格,风扇策略是默认,这基本可以代表一体式水冷的最高水平。具体测试平台是裸机测试,其实风道散热良好的机箱配合机箱风扇测试温度和裸机测试并不会有太大差别。

temp

在开启节电的情况下,8700K的整机待机功耗(包括GTX1080TI),仅为44W,甚至要低于7700K,更远低于7800X的80W,温度情况也类似。默认设置满载功耗,8700K为167W,温度为72,由于CPU核心规模扩大一半,功耗高上30W,温度高3度已经十分理想,而7800X的功耗已经接近200W。

8700K在1.4V4.8GHz的情况下,8700K的整机功耗会上升到220W,温度也会到达100度。温度和功耗都是明显高于7700K的。8700K由于工艺特点,其更吃电压,更高的电压可以达成更高的频率,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好的散热。在4.8GHz烤机情况下,供电的散热片温度会高达72度以上,这还是ROG STRIX Z370-F GAMING供电相数较高和散热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是较低规格的Z370主板采用更小规模的供电和更小体积的散热片,在超频情况下的供电稳定性就很难保证,对于超频玩家选择一款较高规格的主板还是很有必要的。但这说明处理器是有能力稳定在4.8GHz,只不过顶级的一体式水冷依然不能满足散热需求,开盖或者分体式水冷还是有希望可以搞定4.8GHz,甚至5GHz的8700K也是有希望的。

xmp

当然小超怡情,大超灰飞烟灭,玩家如果难得研究,不想在BIIOS里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去研究,也可以在BIOS里开启XMP,然后选择同步核心频率,那处理器就被设定在4.7GHz,并且其他参数也都设定在一个比较保险的数值,这样就可以安心使用了。

内存性能测试

内存性能是我们考察Coffee Lake+Z370平台的重要一环。Skylake-S内存是2133起步,而Kabylake则提高到了2400MHz,而最新的Coffee lake更是以2666MHz起步。当然这个仅仅是intel的官方spec,实际第三方主板厂商可以实现的内存频率更高。上一代的Z270可实现的内存频率需要分情况考虑,以华硕主板为例,Hero以下级别的Z270一般能够上到3600/3866MHz(如Z270-P、Z270-A、STRIX Z270F GAMING),而高规格,更多为超频优化的M9A/M9F/M9C/M9E和ITX的STRIX Z270I GAMING就可以上到4266MHz。这主要和主板走线设计、PCB层数和BIOS优化有关系。而内存可以上多少频率,就是判断主板档次级别的一个不错标准。

gskill3866

ROG Z370这一代内存支援情况相比Z270又上了一个台阶,STRIX Z370F GAMING QVL可以支持的频率从3866提高到了4000MHz,跨进4000的门槛,虽然这不能和主打极限超频的APEX 4500MHz媲美,但也是有长足的提升的。

内存带宽

我们测试的内存是Gskill Trident Z RGB 3866 8GBx2,时序为18-19-19-39,虽然XMP频率仅为3866MHz,但由于采用特挑三星Bdie颗粒,一般都可以上到4133或者4266甚至更高频率。Coffee Lake使用AIDA 64内存带宽/延迟测试表现和Kaby Lake表现基本一致,并无太大差别。理论带宽相比同频的四通道的X299/X399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但这个差距仅仅存在这个跑分之中,实际应用或者其他Benchmark基本不会有什么差别,因此不用纠结。

4
文章来自:爱活网
分享至: 0
了解更多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8条
  1. 匿名:

    FaceID是iPhone X专有的,而非8

  2. 匿名:

    翻页在3页以内还能接受,这么多页不能来个阅读全文吗?想看前面还得来回翻

  3. 匿名:

    很良心的文,看了10分钟。这次牙膏厂真的是被ryzen逼的不得不拿出杀手锏,说明垄断真的是会毁灭市场,竞争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我很关心i5价格, 6c6t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真的是足够了,无论是游戏还是其他应用。

  4. 匿名:

    厉害,学习了。不过看实际情况,ppt还是水分大啊。

  5. 匿名:

    太多,看懵逼了。

  6. 匿名:

    太多,看懵逼了

评论
从现在知道的信息来看,应该还是ARM架构,除了ARM也没什么适合移动端的新架构。
还是arm架构吗,听说弄了新架构
EVO_1438 2023/05/25
能把我拍的好看点吗
EVO_1438 2023/05/25
今年realme的声音小了很多啊
EVO_1438 2023/05/25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