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
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查看邮箱

找回密码

手机号
验证码
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 注册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On Wechat
@爱活新鲜播
On Weibo
@EVOLIFE.CN
On Instagram
Nina@evolife.cn
Mail us
@RSS
Follow our feed
牙膏挤多了? Coffee Lake 8700K暨STRIX Z370F GAMING评测报告

理论性能测试

理论性能测试

Super PI是个经典的CPU测试程序,我们使用其对PI进行3200万位的测算,其仅仅是考量处理器的单线程浮点性能。8700K在运行单线程的Super PI boost频率在4.4-4.6GHz范围浮动,相对7700K频率并无明显劣势。8700K在super pi 32M相比7700K快接近7%,看来coffee lake相比kabylake浮点性能也有明显提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Super PI对于内存延迟很敏感,这次测试统一定在DDR4 3200 CL18,如果缩紧内存时序,PI的成绩还是会有明显提升,这个成绩仅合适同内存参数设定比较。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基于国际象棋软件Fritz 的独立电脑棋力测试程序,其偏向于整数和分支预测性能的测试。Fritz Chess Benchmark最多可以支持16个线程,在之前的1950X测试,由于处理器为16C32T,我们并未加入这个项目,但在Coffee Lake评测又重新引入。8700K相比7700K多线程快45%,单线程快7%,前者得益于核心数的增加,而后者则是架构改进的红利。8700K相比同为6核心的7800X单线程和多线程基本都快了20%,而单纯频率8700K仅快了7.5%。

XTU的全称是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其是英特尔官方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工具,仅能支持英特尔处理器。XTU本质还是跑AVX。由于跑AVX负载极大,8700K基本都在跑4.3GHz的稳定全核频率,因此在XTU上8700K相比8700基本没有什么提升。

7ZIP是个GPL开源的压缩软件,其内核效率远高于WinRAR之类商业软件,并且对于多核心支持很好。我们使用自带benchmark进行测试。7ZIP由于对多线程支持很好,8700K相比7700K性能提升幅度和渲染测试十分类似,提升了50%以上,更为难得的是单线程也有接近10%的提升。

内容创作性能测试

内容创作测试

Cinebench R15这个是基于Cinema 4D设计渲染软件的独立Benchmark,原本应用领域较窄,但由于其Benchmark使用简单,群众基础好,大家喜闻乐见,反而声名大噪,现在Cinebench R15基本已经是测试CPU性能的基准测试软件。Cinebench R15 8700K相比7700K多线程大概提升46%,这主要是得益于核心数扩展的优势,相比同为6核心7800x也提升了11%,这主要收益是来自频率优势。当然这里的核心数和频率优势仅仅是优势的主要来源,其实还是有架构效率的优势。单核心同频比较更为明显,4.8GHz 8700K单线程性能相比同频7700K也提升了2%,这个提升是得益于架构更新的提升。

Blender是AMD在RYZEN发布会上演示的御用软件,我们使用RYZEN LOGO进行测试,150%的默认渲染分辨率。测试成绩是渲染时间,结果越低越好。Blender的情况和Cinbench R15类似,相比7700K领先51%,相比7800X也领先14%。默认频率还是略微慢于RYZEN 7 1800X,但在超频后也反超了。

POV-RAY也是个渲染软件,但特性上比较偏向光线追踪,我们使用其自带的Benchmark进行单线程和多线程测试。在POV-RAY 8700K多线程相比7700K快45%,比7800X快8%,这也是核心数和频率的优势,同频4.8GHz的8700K和7700K单线程性能基本一致。

Keyshot 6是一个通用的渲染软件, 基于LuxRender物理方程渲染引擎开发。根据物理方程模拟光线流,可以产生照片级别的逼真图像。在行业内应用广泛,我们使用子定义场景进行渲染测试,渲染完成时间越短越好。Keyshot整体渲染时间很长,基本在40分钟以上,因此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有很高要求,特别是超频情况就更是如此,我们测试其他品牌主板配合8700K测试,由于供电稳定性问题,并不能稳定在高频,甚至会掉频到3.7GHz的Base clock。而配合STRIX Z370F GAMAING 其频率表现就很稳定。 具体测试和前面2个渲染项目也比较类似,相对7700K和7800X有63%和23%的优势。

视频编码性能我们使用x265 benchmark进行测试(测试下载:http://x265.ru/en/x265-hd-benchmark/),x265是采用GPL开源的编码器对于HEVC进行编码,编码完成时间的测试结果是越短越好。其对于多线程利用充分,并会利用AVX2等指令集,因此其对于处理器的AVX/AVX2指令集表现也是一次考验。8700K的x265 benchmark表现大幅提升,相对7700K和7800X有36%和12%的优势。X265编码相比渲染前后相关性稍强,因此在核心性能放大比例也较小。7800X虽然支持AVX-512,但我们测试的编码软件尚未支持,这方面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另外和前一部分的 XTU测试原因一样,8700K在x265 benchmark跑AVX2基本只能跑在4.3GHz的频率,相比8700没有频率优势,二者的测试成绩十分接近。

在内容创作测试项目中,8700和8700K由于全核频率都是4.3GHz,两者多线程测试都很接近,而单线程8700K Boost频率稍高,优势稍大一点。对于职业的内容创作行业人士,工作用机自然不会超频,默认性能i7 8700多线程性能基本和8700K一致,性能也大幅优于7800X,性价比十分出色,如果之后再配合较低成本的B360/H370芯片组主板,整天持有成本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3DMARK 

我们这里测试的是处理器性能,而不是集显性能,Coffee Lake的集显依然是HD630,并无太大变化,集显部分我们略过。首先是大家喜闻乐见的3Dmark,3Dmark我们测试了DX11 Firestrike/DX12 Timespy测试的物理测试部分。Firestrike物理测试是调用的Bullet Open Source Physics library进行最多32线程的柔性形体模拟,对于GPU负载很低,瓶颈在于CPU,而基于DX12的Timespy的物理测试,则是使,通过预设置的规则和参数是模拟生成羽化水晶,相对FSE的物理测试负载更高。这两个测试几乎没有GPU负载,是完全考验CPU性能。

最新版的Timespy相比FSE对于多线程支持更好,8700K相对7700K的提升幅度更大。8600K十分接近7700K水平,尽管 其只是i5。RYZEN 7经过多次BIOS版本更新,随着AGESA版本更新,其能够支持更高的内存频率,核心缓存一致性的耗时得以优化,使得其3DMark性能相比首发时候有明显提升。

游戏性能测试

文明6我们使用游戏内图像设置成1080P 最高画质 进行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AI性能测试,它模拟多个国家进行AI操作的所需的单回合时间。虽然文明6的AI系统针对多线程优化,但其依然更为看重单线程性能,并且对于频率极其敏感,8700K优势明显,其默认频率速度和超频速度甚至都要快于10核心的i9 7900X的默认和超频性能。

Grand Thief Auto V我们使用游戏内图像设置成1080P 最高画质 4XMSAA进行测试,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进行测试,记录最后个场景的平均FPS进行比较。古墓丽影崛起我们使用1080P手动最高画质+SMAA设置,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进行测试。

GTA5和古墓丽影的测试情况比较类似,还是证明频率为王,只要有个4.x GHz 4C8T,游戏性能瓶颈就基本不在CPU,而在GPU。因此对于游戏玩家而言需要的是高频,而不是更多核心的HEDT。但如果电源管理设置在均衡模式,CPU频率会降到Base clock之下,过低的频率对游戏性能还是会有很大影响,游戏玩家Windows电源管理一定要在性能模式。

ROG STRIX Z370F GAMING的特色功能

前面产品介绍部分所及ROG STRIX Z370F GAMING和ROG STRIX Z270F GAMING外观上的最大差别就是增加了M.2 SSD+PCH的整体散热器,我在这里对不使用散热器和使用散热器的效能进行对比。我们具体测试方法是使用IOMeter建立个任务,以32QD队列深度100%随机读PM961 256GB,以一分钟为间隔记录温度和速度。温度记录除了读取传感器温度以外,我们还使用Testo 869热成像记录主控表明的温度。

m2

在不使用散热器的情况下,满载10分钟,主控传感器温度为64度,而热成像读数为81.3度。需要说明的是主控表面有标签,实际温度应该更高。传感器读数和主控表面温度有接近20度的温差。

2

在盖上散热片后,散热片表面温度为30度。SSD满载10分钟后,散热片温度为36度,很明显散热片硕大的体积将热量很好的传导了出来。性能方面,两个测试条件4K 32QD的读取速度都在800-805MBps区间,十分稳定,并没有掉速情况发生,具体数据我就不再给出。

m22

在加上散热片后,PM961满载传感器温度为48度,相比没有的情况低16度。ROG STRIX Z370F GAMING整体式散热片对于高性能的NVME SSD降温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建议用户首先安装在PCH下方带有散热片的M.2位。

ROG除了提供更强大的硬件以外,在软件方面也给玩家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声波雷达,这个虽然并不是新功能,但随着“吃鸡”的火爆,我觉得需要再次拿出来说下。

声波雷达

声波雷达3这个软件可以通过OSD的方式显示游戏里声音的来源方向,将传统的听音辨位,变成看音知位。并可以单独过滤高频,中频和低频声音,以合适不同的游戏环境。

吃鸡1

以吃鸡为例,箭头可以标出交火的枪声和靠近的脚步声。在房里收刮装备的时候,发现箭头有变,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来Camp。

吃鸡2

而在最后的缩圈阶段,敌人的方位判断就直接决定谁最后能够吃鸡。上面另外两个敌人交火,我就可以通过声波雷达的箭头知道敌人方向,从而最后渔翁得利。这样的声音方向指示相比最为顶级的游戏耳机都更为明晰。当然这个功能主要是对solo有用,对于duo和team模式,其会收到队友的干扰。这样的指示其实在一定程度可以让玩家获得不公平的游戏优势。我写到这里我后悔了,不应该把这种东西告诉大家,谁用声波雷达我就鄙视谁,你们都不准偷偷用哟。

5
文章来自:爱活网
分享至: 0
了解更多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8条
  1. 匿名:

    FaceID是iPhone X专有的,而非8

  2. 匿名:

    翻页在3页以内还能接受,这么多页不能来个阅读全文吗?想看前面还得来回翻

  3. 匿名:

    很良心的文,看了10分钟。这次牙膏厂真的是被ryzen逼的不得不拿出杀手锏,说明垄断真的是会毁灭市场,竞争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我很关心i5价格, 6c6t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真的是足够了,无论是游戏还是其他应用。

  4. 匿名:

    厉害,学习了。不过看实际情况,ppt还是水分大啊。

  5. 匿名:

    太多,看懵逼了。

  6. 匿名:

    太多,看懵逼了

评论
从现在知道的信息来看,应该还是ARM架构,除了ARM也没什么适合移动端的新架构。
还是arm架构吗,听说弄了新架构
EVO_1438 2023/05/25
能把我拍的好看点吗
EVO_1438 2023/05/25
今年realme的声音小了很多啊
EVO_1438 2023/05/25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