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
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查看邮箱

找回密码

手机号
验证码
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 注册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On Wechat
@爱活新鲜播
On Weibo
@EVOLIFE.CN
On Instagram
Nina@evolife.cn
Mail us
@RSS
Follow our feed
代差的碾压 AMD Zen 3处理器暨ROG C8DH评测报告
Cloud|2020/11/06测评 电脑 
31 0
测评 电脑 
Cloud2020/11/06
代差的碾压 AMD Zen 3处理器暨ROG C8DH评测报告

Zen 3应该怎么买

Zen 3相比Skylake有更好的游戏性能,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游戏玩家的你需要什么样的处理器,则需要考虑多个方面,这个是需要平衡的问题。

2_1}U`GACS{ORXR@@QAYH`N

用户的需求是游戏的FPS要高于显示器的刷新率,而游戏的FPS是由GPU FPS和CPU FPS的下限决定的。

如战地V、大表哥、古墓这些顶级画面的3A,对于GPU的需求更为贪婪,在CPU出现瓶颈之前,GPU就先趴下了,只要不是低分辨率低画质的设定瓶颈一般在GPU FPS,这类游戏的FPS并不会高。提升GPU FPS可以通过升级GPU,降低分辨率和画质来实现。

正对于处理器性能敏感的反而是英雄联盟、CSGO守望这样系统要求不高的电竞游戏,在显卡只要不太差的情况下,GPU FPS都是够用的,更多限制的是你的CPU FPS。并且电竞游戏的用户可能对FPS的需求比较高,特别是在配有高刷新率的电竞显示器的情况下,他们对于游戏的目标FPS就更高。这种情况想要提升FPS就只能更换CPU,由于GPU本来就不是瓶颈,降低分辨率和画质也只能提高本身溢出的GPU FPS,而下限的CPU也不会有明显改善。

我在这里说几个典型情况。

英雄联盟1050TI大概就可以满足1080P GPU 144 FPS,1660就可以满足2K 144FPS,但要稳定144 CPU FPS 大概还是需要i5 K、i7或者Zen 3以上处理器。

PUBG GPU需求更高,1080P 60FPS需要RX580或者1660级别,1080P 144需要2060或者以上级别。2K 144大概需要2070S/3070以上,而4K 144大概需要3080/3090。(3MAX的画质设置)。在GPU性能可以满足的情况下,想要达到144的CPU FPS,还是需要要i5 K、i7或者Zen 3以上处理器。

而对于我这样,用旗舰显卡,开2K/4K分辨率最高玩3A的,FPS 60就可以满足,其实主要需求还是在GPU。但买得起RTX 3080/3090的主,对于处理器的预算自然也不会太吝啬。

当然上面说的是一般化组合,玩家的游戏应用需求和硬件配备千差万别,

Zen 3内部游戏性能对比的问题,游戏性能更好的是5800X和5600X,主要原因应该是这2个是单CCD处理器,并没跨CCD访问性能下降的问题。因此对于纯粹的游戏用户我们更为推荐5800X和5600X。而对于那些有生产力需求,但也玩游戏的混合用户,虽然5950X/5900X的游戏性能相比5800X略有下降,但基本还是优于10900K,还是可以满足需求的。并且后续Ryzen Master更新Zen 3游戏模式,优化游戏核心调度后,Ryzen 9的游戏性能还是有进一步提升的余地。

再来回头说说生产力方面,其实在生产力方面性能,intel其实连Zen 2就不够打,Zen 2用chiplet的方式使得核心数扩展变成更为容易。在普通桌面平台,Ring到头10C20T的10900K自然是无法打 12C/16C的Ryzen 9。即使在核心数相同的情况下,Zen 2有更多的Port资源,使得在频率更低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维持差不多性能。而现在Zen 3 IPC相比Zen 2高了20%,也差不多比Skylake 也高了20%,intel自然是无法抗衡。

即使是HEDT平台10980XE,也仅有18核心,基本和3950X一个级别,自然也打不过16核心的5950X,更不用说Zen 3的HEDT。目前intel在已经公开的Roadmap上,在2021年结束前都没有新的HEDT,看来有些放弃治疗了。

全面的胜利

1 Slide 24

AMD在Zen 3的发布会上宣传,AMD是1080p游戏的领先者,是核心架构IPC的领先者,是能效的领先者,是单线程性能的领先者,是多线程的领先者,是性价比的领先者,是向后兼容性的领先者。这次AMD除了性价比领先者,基本都没吹牛逼。这些领先最为关键的是核心架构IPC的领先。

在微架构层次上可以这样说,Zen是AMD在2017年做了个haswell水平的东西,Zen 2则是在在2019年做出了Skylake,而现在的Zen 3则是领先Skylake一代了。要知道Skylake是intel从2016年就开始使用的架构,缝缝补补这么多年下来。Intel新的IP设计其实早就完成,但这些设计基本都是基于10nm,但10nm一拖再拖,使得Skylake需要一直作为顶梁柱。很明显intel懈怠了,就如龟兔赛跑的兔一样。
QQ图片20201029222408

从现在公开的资料看,intel将在明年年初发布Rocket Lake-S,RKL-S采用的Cypress Cove IPC相比现在的Skylake大约提升2位数百分比(10%还是99%?),集显提升50%(有人在乎?) 独显和直连M2为PCIE 4.0(在2021年终于赶上2019年发布的X570),增加AVX-512和VNNI深度学习功能(消费级用户有人关心?)。即使这样,乐观估计也仅仅是持平Zen 3水平,此外RKL-S最多只有8核心,并且还是采用现在祖传的14nm工艺,但核心规模更大,这样的频率和功耗就不容乐观。Intel真正反击则要靠明年下半年的Alder Lake,Golden Cove更高的IPC,PCIE 5.0+DDR5.不过其核心是采用8+8的Big.Little,8个Gracemont小核心从现在发布的EVO系列产品看,大概也就是低频Skylake Pentium的水平。并且等到Alder Lake出来,Zen 4估计也差不多了。

本部分是小标题是Zen 3应该怎么买,而不是值不值得买,因为从前面的测试结果看,值得买是毫无疑问的。

N96$P@6C(Q7_(K2L{Q0GXYS

这次5600X/5800X/5900X/5950X官方售价相比Zen 2都提高了50美元,这个涨幅对于基价高的R9还好,但对于基价比较低的R5/R7就有点难受,特别是对于5600X,价格从249涨到299,硬是涨了1/5,基本逼近i7 10700的价位。这样的价位,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就可能有点难以接受,即使可以接受,但也觉得不香了。

{JO1Z1]K6K3})H6OD]%SU[4

我在Chiphell发了个用户购买意向投票调查,有超过1000个用户参与,大部分用户都倾向于购买5950X/5900X,特别是意向购买5900X的的用户超过1/3,5950X也接近20%,而5600X意向购买大概只有15%,产生这样比例的原因还是AMD的价格策略,5900X单个核心的平均价格最低性价比最高。而且追新的用户消费能力往往比较强,已经初步展现出2005-2006年A64时代用户群高端化的端倪。

5600X现在官价2129,这个价格高于散片的10700F。但5600X可以提供比10900K更好的单线程性能和游戏性能,多线程生产力性能也不会比10700差,虽然价格比之前3600X贵了不少,其实还是有购买价值的。5600X再之下的价位就还是依靠Zen 2支撑。现在10600KF京东盒装仅为1299,这个价格很明显是被逼出来的。

5800X 3199的官价相比10700KF要贵600,其面对的不仅是10700K,而是2999的10850K,10850K的产品思路比较类似NVIDIA的2070 Super,就是将高一档次的产品稍微降低规格,卖到低一个级别的价位,这样不至于直接破坏原有的渠道价格体系。不过我们需要记住5800X是最强的游戏处理器,如果你和我一样就是个臭玩游戏的,5800X就是最佳选择。

5900X单个核心的平均价格最低,性价比最高,也是目前人气最高的型号,其4099定位和售价略微高于10900K。原有Zen 2或者10700K/10900K用户已经用了8C/10C,再升级总不能核心数越变越少,但5950X又有点贵,那5900X刚刚好,不少选择5900X的大概都是这样的心理。

5950X intel方面没有可以对位的产品,6049的价格相比3950X大概高了800。16C32T是最为合适有生产力需求的玩家,5950X是普通桌面平台最强的生产力处理器(不包括TRX40 HEDT平台),对于生产力用户,处理器是生成工具,更快的处理器就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效率,能够赚更多的钱,因此6000的售价他们也不会吝啬。并且5950X依然还是可以提供十分优秀的游戏性能,这对于生产力为主,但也偶尔玩玩游戏的用户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当然,上面说的都是官方报价,实际淘宝渠道5600X/5800X差不多已经可以做到了1899/2899,如果买板+U套装还可以更低。但这次AMD的产品价位是明显高于intel的。但这样的高价,对于AMD而言也并不是第一次。对于玩硬件DIY有一定资历的玩家,应该对Athlon 64时代AMD的价格策略还是有深刻印象。

Clip_7

A64时代,AMD可以说全面吊打Netbrust的P4,凭借真双核,64位,无论是商用,生产力,还是游戏性能全面吊打,还有独家的SLI多卡支持,专为发烧玩家定制。

Clip_6

在当年和现在5900/5950定位类似的大概就要4000-6000,看上去和现在定价差不多,当然你需要考虑到这是2006年,货币购买力和现在有本质差别。并且AMD还开创性的搞了一个FX旗舰系列,售价可达万元水平。估计后面皮衣黄的Titan系列的产品定位就是受到AMD FX系列的启发。

AMD在产品性能绝对占优的情况下,价格策略就会比较膨胀,2005-2006年就是这样(当然再蹦跶不了几个月就被扣肉打回原形)。而现在又似乎Zen 3又让AMD再次回到有资格蹦跶的时代,价格又再次可以膨胀起来。你想想,现在可以多花一些买到intel下一代水平的产品,对于用户而言还是可以接受,因此AMD现在的确有这个膨胀的资格。

最后的购买建议:

强调一次,AMD Zen 3相较intel的Skylake现在是代差,这样代差的就如F-22打Su-27,J-20打F-15一样,完全是全方面的碾压。在2000元以上价位,在现在的时间节点intel是没任何购买价值的,现在不选择Zen 3的唯一理由就是预算不够。

当然,你要明白,Zen3现在代差战胜的Skylake是2013年设计冻结,2015年就量产的架构,并不是太值得夸耀的。Zen 3其实并不是AMD做的太好,而是intel挤牙膏太怠情而已。intel怠情的核心原因是大多数新IP都是在10nm上开发,但高性能的10nm工艺慢于预期,再加上前些年AMD不给力。而大规模更换制程需要数以百亿美元的投入,这样会大幅降低利润率,intel自然也不慌不忙的想把14nm多利用几年,更长时间的停留在舒适区里。但现在Zen 3发力,使得intel不再敢继续怠情了,从现在intel和AMD公布的roadmap看,后续处理器架构迭代升级的速度会大大加快,两家都不可能像Skylake那样一个架构用5-6年,次次挤牙膏,后面玩家将迎来CPU发展的黄金时代。

`%P205IC$IZNTD22~PLYHUP

至于Zen主板平台选择问题,B550和X570是市场定位不单纯是中端和高端的差别问题,其实也有很多高规格的B550,其在供电规模和功能方面好不逊色于类似价位的X570。当然这个是B550快马和X570中马比,完全同系列定位的X570还是要更为昂贵。X570相对B550的优势,在于接口扩展性方面,到PCH是PCIE 4X 4.0,更大带宽能够升级南桥下的M.2 NVME 4X到4.0,能够扩展更多的USB 3.1 Gen 2,更多的SATA。如果你没有太多扩展需求,特别是存储扩展需求,其实B550就够用,即使是你选择5950X,类似ROG STRIX B550X-E GAMING这样高规格B550也完全没问题,如果你希望有更好的扩展能力,如双路GPU进行深度学习,或者用PCIE拆分扩展更多的NVME,那X570还是更好选择,就如我们本次评测的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DSC_3902_resize

7
文章来自:爱活网
分享至: 0
了解更多

发表评论

版权 ©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沪ICP备2021031998号]